中国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管理咨询机构
中国特色管理智慧产业集成商

InChinese InEnglish

2025年7月期刊

国企“十五五”战略规划前期研究的策略与重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阶段收官之年,也是国企“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于2025年4月30日在上海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国企“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指明大方向。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在“十五五”期间肩负着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履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使命。国企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为制订发展规划夯实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战略发展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等,明确总体战略发展框架,立足新起点、新形势,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

 

——编者语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阶段收官之年,也是国企“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于2025年4月30日在上海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国企“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指明大方向。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在“十五五”期间肩负着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履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使命。国企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为制订发展规划夯实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战略发展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等,明确总体战略发展框架,立足新起点、新形势,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

 

一、国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的策略

(一)调研摸清战略发展的“家底”

全面系统总结国企“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是“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需通过前期研究,系统梳理“十四五”期间企业在经营管理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各项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总结经营管理经验。

例如,国家电网集团通过国网能源研究院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集团“十五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前期研究,全面梳理集团在能源电力发展模式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编制“十五五”战略规划综合研究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提高“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精准设立战略规划的“目标”

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十五五”战略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之一。国有企业需围绕国家宏观战略导向,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明确“十五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创新等多维度目标,并将集团战略规划目标分解至各业务板块子公司,确保战略规划目标有效分解,明确责任到位。

例如,华能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紧密围绕国家宏观战略,依托能源领域的深厚基础,构建以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战略目标体系。在“十五五”期间,华能集团将平衡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科技创新目标。在经济发展目标方面,华能集团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经济效益的新提升。在社会责任目标方面,华能集团“十五五”时期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可靠,推动可持续发展。在科技创新目标方面,华能集团将加大新能源科技研发投入,推动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力求在“十五五”期间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深度研判战略发展环境与趋势

研判战略发展环境与趋势,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需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特别是研判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区域协调等政策要求对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企业战略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

例如,华电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深度研判战略发展环境与趋势,系统分析全球能源格局重构背景下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等趋势。重点把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清洁能源消纳、源网荷储协同等关键要素,针对性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能源供需专项研究。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集团组建专班研究绿电交易机制、氢能产业链布局等新兴领域,依托乌兰察布风电基地、闽粤联网工程等重大项目实证数据,构建多情景发展预测模型,为确定"十五五"期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综合能源服务营收等核心指标提供坚实支撑。

 

二、国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

(一)推进业务布局“三个集中”

一是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需加大在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战略性物资储备等领域的战略布局力度,提升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例如,国家能源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明确继续加大海上风电、氢能、水风光储能一体化基地建设,聚焦新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增强在能源产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二是向优势企业和核心主业集中。通过资产重组、企业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配置效率。例如,内蒙古能源电力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积极响应内蒙古能源产业绿色转型要求,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与相关多元化布局。通过资产与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优势企业和核心主业,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和配置效率。

三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和业务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三峡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聚焦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与数字化转型

国企需将科技创新驱动作为重点研究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国家电网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以服务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为重点通过新能源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推动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国企作为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践行者,需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技术突破和战略协同,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例如,华电集团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明确继续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发展,加大新能源投资布局,补强能源产业链、供应链。

(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国企应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作为战略规划的重点研究方面,致力于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企业运营能力。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管理、供应链优化、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国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典型标杆案例

国家电网集团作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超大型集团企业,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使命。国家电网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通过研究谋划、协同攻关、全要素规划、理念与技术创新以及政策机制研究,为集团“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也为推动我国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标杆借鉴。

国家电网通过国网能源研究院提前启动“十五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集中优势力量系统开展研究,设立综合报告和专题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和新工具,推动电力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创新,为国家电网“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超前谋划与协同研究。国网能源研究院提前启动“十五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集中全院优势力量系统开展研究。

二是全要素规划研究。前期研究不仅关注源网荷储的规模、结构、布局,还统筹考虑技术创新、市场机制、政策保障等全要素,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构建。

三是理念与技术创新研究。提出新型能源发展观、新能源合理利用率、储能饱和率等新理念,开发多区域电源与电力流优化系统(GESP)和全景电力系统运行模拟分析平台(NEOS)等工具,,推动电力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创新。

四是政策机制研究。深入研究能源电价、市场、法治、政策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机制,确保“十五五”规划目标有政策支撑与落地实施保障。

 

四、国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同研究合作

国企需成立专门的“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开展规划课题研究,集中研究力量开展系统研究,确保前期研究科学合理。

(二)强化战略规划目标研究

国企需结合国家宏观战略导向,设定“十五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创新等多维目标,并将集团目标分解至子公司和业务板块,确保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明确转型升级路径,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狠抓改革重点任务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既定改革目标。

(三)注重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国企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中,需高度重视前瞻性和创新性。应深入剖析战略发展环境及行业深层逻辑,全面开展全要素规划和政策机制研究,以此为基础明确企业战略规划大纲和重点任务举措。通过战略洞察和创新研究,为制订高瞻远瞩和可落地实施的“十五五”战略规划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在“十五五”发展中能够抢占战略先机、赢得市场竞争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总监兼企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长 张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