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管理咨询机构
中国特色管理智慧产业集成商

InChinese InEnglish

15周年专题

编者按:

她舍弃国企上市公司管理者身份,拒绝著名跨国公司的邀请,一头扎进本土咨询行业,一干就是16年;

她为了赶报告可以彻夜不归在办公室钻睡袋,她是员工眼里的“铁人”,是客户眼里的女强人;

她信奉“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论项目大小,尽力将每个项目做到极致;

她身处商界,却并未随波逐流,坚信“道亦有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凭借真才实干,在梦想的路上全力打拼。

2016910日,时值求是咨询成立15周年,身为求是咨询创始人之一兼总经理的她首度披露创业以来的心路历程,陪伴求是咨询一路走来,她又经历了怎样的辛酸与快乐?

 2016年9月10日,求是咨询十五华诞!回顾职业历程,在国企工作10年,从事咨询16年。可以说,前10年的企业实践为创立发展求是咨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五年,正是我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经历了人生的痛苦与选择,创业的煎熬与迷茫,事业的起伏与挫折;过程中不断实践着求是咨询的管理,感悟着咨询的本质与价值,最终收获的是事业的顺遂与成就,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点点滴滴,犹如昨天历历在目……

 初入咨询行业:挺过了体制与行业的双重转型

 2000年7月,当我离开工作多年的国有上市公司来到北京之际,我婉拒了曾经合作过的著名跨国IT公司的邀请,选择了当时尚处于蹒跚学步的国内管理咨询行业,加盟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国内咨询公司。耳闻麦肯锡的盛名,目睹罗兰贝格顾问的高大上,带着对极富挑战性的咨询工作的向往,一头扎进国内“草台班子”的咨询团队。当时,我已过而立之年,也算是有家有业,却要离乡背井放弃已取得的事业,到异地从头再来,我的亲友、同事都无法理解。

那时正是“鼠标+水泥”的时代,IT业正方兴未艾,大都市的人群裹着时代的浪潮川流不息……记忆犹新的是,我每天背着沉重的电脑包上下班乘电梯,看到身边几乎都是一张张年轻、朝气的面庞,那种压力和焦虑几乎令我窒息,而最令我煎熬的不是每天加班熬夜乃至为赶报告彻夜不回家在办公室钻睡袋,也不是上项目出差一两个月都回不了家看不到孩子……而是要忘记自己曾经的国企上市公司处级干部身份,一切归零,新的行业新的公司,即使你入职就是项目经理,一切都得self-help,没有人是你的下属,大家都是合作伙伴,自己的事自己做,项目团队的事你要请同伴协助你做。入职第一周我就带着由刚跨出校门的北大、清华、人大MBA组成的4人项目团队奔赴客户现场……一年下来,我经历了职业转换的阵痛,不仅快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咨询顾问,而且实现了从项目执行经理到项目谈单合伙人的转型。

经历求是创业:拼的是体力更是创业的激情

2001年国庆节后,我协助安林成立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刚刚一个月,业务需求已经找上门来,当时创业的5人团队,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和勤奋,大家分头看书查资料,分析研究外企咨询案例、常常讨论到深夜,几经回合,2001年11月,我们成功拿下了第一个项目——湖北天发实业集团(下辖2家上市公司)管理变革咨询……而我也顺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博士,自此,我开始了一边从事咨询一边求学深造的两栖生活。

 当时国内经济、企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大小小咨询公司的成立,而刚刚兴起的行业也是乱象丛生,良莠不齐。竞争如此激烈以至于昨天还是共同合作的同事伙伴明天就成为竞争对手,为了赢单不惜恶意诋毁……但是,秉承“求实、求是、联合、创新”的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则,求是咨询在艰难中不断拓展业务,日益成长!

我的服务理念: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对每一个项目负责到底

2000年初,国内的咨询业是跨国咨询公司独占鳌头的时代,而本土咨询顾问们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麦肯锡方法、波士顿工具,一边要面对客户的质疑和不信任,白天调研分析资料,夜晚关起门来头脑风暴,讨论企业管理解决方案,过程中不乏迷茫与困惑,有时我们也自问,我们这群所谓的名校高才生、理论高手,真的能帮助企业领导搞定自身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麦肯锡兵败实达”案例的曝出,仿佛给我们注入了一副清醒剂,不,而是兴奋剂!洋咨询水土不服,本土咨询该如何体现咨询价值?早期的求是咨询团队捧着从人大图书馆借出的德鲁克的《管理者实践》影印本,对照着“麦肯锡兵败实达的案例”,围绕求是咨询的几个实施的咨询项目,研究、探讨本土咨询公司如何发挥管理咨询的作用和价值,首次提出“过程咨询过程思考”的理念,最终形成了“Truthprocessing thinking”求是过程咨询思考法,对于我们咨询顾问来说,运用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工具方法制订一套先进的管理改进方案并不难,如何让我们的客户能够理解并接受才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需要在咨询过程中带领企业人员共同思考共同学习,了解方案产生的过程,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这样才能确保客户在咨询公司离开后能够真正的贯彻执行、落实实施。如此,求是咨询树立了“授理念、教方法、育人才、出方案”的服务宗旨。

在企业近10年的工作阅历,让我由甲方转换成乙方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对企业的理解更深,更能够设身处地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当我跟我的客户企业领导沟通访谈时,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那种感同身受的焦虑、担忧充满心间,也令我有深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期待以己之力帮助客户解决难题、提高效益。为了做好每一个项目,让客户满意,我总是亲历亲为,从一个客户现场奔赴另一个现场,常常一周要辗转三四个地方而不知疲倦。当时员工送我“铁人”称号,客户则不以为然地断定我这样的女强人是“应该不会有人要的”。我的信念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管多少费用既然承接下了项目,就要不遗余力地做好,不计得失,真正满足并达到客户的要求。正是基于这种朴素的做事原则,求是咨询在2001-2005年早期创业的过程中树立了“踏实、实在”的良好口碑,尤其是在大型国资国企领域迅速传播,得以快速成长起来。

我的做事原则:道亦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亦有道,第一个 “道”是咨询之道,那这第二个“道”又是什么呢?

2004年6月,我们接到某大区烟草系统的邀请函,该大区域烟草整个系统要做全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咨询,从大区公司再到下辖的14个下属公司再到三级公司,可以说这是一个将历时2、3年金额达数百万的大项目,是可遇不可求的,所有的咨询公司都非常重视,我们也踌躇满志,因为当时的求是咨询虽然规模不大但在烟草系统是业务最多、口碑最好的咨询公司。他们筛选了国内外大小咨询公司11家进行多轮比选,我们从11选7、7选5、5选3的激烈角逐中顺利进入3选1的最后竞标行列。历时近一年的时间筛选出的最后3家分别是北京的2家以及深圳的1家咨询公司,可以说杀到最后关头,每家投入的时间、精力等都非常大,每家都卯足了劲渴望拿下这个打单。但是3家公司都各有千秋。2005年4月的春天正是气候变换的季节,竞标的那天上午,有意思的是三家出场的竞标团队的讲标主力竟然都是女士,尤其我和另一家北京同行的项目负责人有共同的朋友,相互比较了解,如今同场竞技,还记得那天我穿着米色短袖的西装短裙,而对方则身着一套藏蓝色的长款西服套裙,我眼含笑意扫过她的身体,她也微微点头示意,看得出来,我们心里都不轻松。抽签……讲标……现场评标,第一轮技术讲标后,商务谈判的排序是:北京同行公司第一,我们第二,深圳公司第三。紧接着,企业方要求各家在第二轮交流中就服务团队、服务承诺、项目质量的保证以及商务价格等进行竞争性磋商。尤其特别提出一条针对咨询公司的讲标人亦即项目总负责人的先决条件——必须承诺全程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必须保证每月有不少于1周的驻场时间。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第二轮开始了,我们的团队在另一办公室准备并等候,我的项目经理很焦灼,在不到10平米的办公室里来回走动,烟一根接着一根,很明显,尽管技术标分值差距微小,但我们是第二,也就是备选,我们能承诺的相信别家也会做到,他不断地问我如何在第二轮争取翻盘,还有没有可能?如何才能做到?此时我心里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脑海里浮现的是,当技术标结果唱出来时,深圳同行负责人眼里隐隐含着的泪水。是的,这次的竞标太残酷,我们每家都付出的太多,谁都难以承受这样的失败。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不……我的内心在纠结,要不要告诉同伴,北京同行的项目负责人实际上她根本做不了这个项目,她不具备客户提出的先决条件!内心挣扎、纠结良久,我什么也没说,带着我的团队进入谈判会议室……

中午12:00,一切都结束了,客户执意要招待我们三家一起吃个便饭,桌上大家都很沉默,只有碗筷声以及客户偶尔殷勤的客气话。胜利者就坐在我的左侧,我们很快饭毕,大家起身告辞,她起身时可能急促了点没站稳稍稍趔趄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扶住她,轻轻耳语了一句,“小心点,千万别摔了啊”,她身子微微一震,惊异的看看我,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

返京的火车上,我一路无话,心情糟糕到极点,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付出太多失败的打击就越大。我的项目经理问我饭桌上怎么回事,感觉你俩的神情有点怪怪的,我说,她——已经怀孕5个月了!至今我还记得他当时听到这句话时看我的表情,我形容不出来,包含了太多的意思……也许他不解为什么我们有机会赢为什么我不尽最大努力去做?也许他对我失望,觉得我不是一个真正的老板,而是妇人之仁?面对他的质问,“陈总,明明是她们欺瞒,你为什么不告诉客户真相?我们这么说也没有过错啊,还能给自己争取个机会!”是的,我在心里反复问过自己,可是我就是说不出口,我觉得这样争取来的业绩“胜之不武”,我说服不了自己!也不符合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堂堂正做事 ,踏踏实实做人!

这个打单的经历给公司和我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从不后悔我当时的行为,即使重新来过,我依然会听从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利益的驱使,正所谓“道亦有道”!

咨询实践的价值实现:归根到底是对人性的把握

今天的管理学是一门人人皆懂再普遍不过的学科,管理人才、管理知识、管理技术已经深入各个领域。而为企业传道授业解惑的管理咨询——应往何处去? 有人说管理咨询未来的价值延伸无外乎三种:管理咨询+投行;管理咨询+培训;“管理咨询+IT。如今,求是咨询已经实现了两大延伸,完成了求是管理咨询、管理培训、管理软件三大业务板块的系统构架。而我也一直在思考,求是的主营业务管理咨询,未来价值的更大体现,是深入管理实务,强化管理技术与技巧,传播管理理念?还是上升到宏观经济研判、国家政策研究、产业发展前瞻,抑或是上升到管理哲学,去洞悉人性? 求是咨询多达近千的项目案例,管理工具、管理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日益成熟、得心应手,但企业的咨询实践中却又常常面临新的困惑,我们往往精心制订的合理的管理变革方案在企业实践中可能会遇到推行阻碍甚至难以奏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咨询方案与实施的瓶颈在哪?除了客户自身的原因,作为推动企业变革的第三方,我们如何能为企业预见、预判甚至有效规避困难和风险等?需要在咨询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如果说我们咨询实践的战略、管控组织、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研发、市场营销就像企业的脏腑,那么推动各部协调有序运转的是什么?…… 是人。所以说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根本就是“管人”,人是物的主宰,而管理人从根本上说就是管理人性。所以我们咨询师离开了对人性理解而运用管理工具,效果难以奏效,而在把握人性的前提下运用管理工具,就会事半功倍!

咨询人的最佳境界:快乐生活、快乐咨询

有人说:“恨一个人,让他去做咨询,那是地狱班的生活;爱一个人,让他去做咨询,那是天堂般的生活”。还有人说:“做咨询是下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离开咨询才能上岸”。君不见,咨询公司的人员分分合合,来来去去,如车水马龙班川流不息……然而,能够在这种天堂地狱间转换的生活中坚持下来的,则必然体会到咨询的价值、咨询的快乐,也必将成为咨询行业的佼佼者。

求是咨询的15年,走的不快却很坚实沉稳,一步一个脚印,执着于求是咨询的信念,坚持走自己那份独特的咨询之路。如果说过去的求是一直是求是咨询人士的温馨家庭,那么未来的求是将有志于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咨询人士打造、搭建一个发展事业、成就自我的大平台,去激发我们每个求是人在这个平台上成为快乐生活、快乐咨询的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