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管理咨询机构
中国特色管理智慧产业集成商

InChinese InEnglish

2022年2月期刊

“双碳”战略情景下大中型石化企业转型发展再思考

2022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传递出中央推进“双碳”战略实施的坚定决心。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编者语


2022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传递出中央推进“双碳”战略实施的坚定决心。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双碳”战略将加速石化能源等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又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低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双碳”战略有利于创新低碳商业模式,衍生大量绿色低碳化产业发展新机遇。

“双碳”战略情景下的石化企业尤其是大中型石化企业,由于石化产业政策、需求、技术、竞争等战略边界条件的变化,需要对原有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业务转型等进行再思考,以寻求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一、再思考怎样定位战略边界

按照产业口径测算,中国石化产业的碳排放总量排在前列。石化产业链构成复杂,石化产业的细分子行业(炼化、煤化工、无机碱、无机酸、化肥)与其他产业存在很高的关联度,是超大型、长流程、重资产的产业,“双碳”战略将深刻影响石化产业与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运营成本。

中国石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布局逐步优化。目前,中国石化产业规模位列世界第一,约占世界产业总量的40%。“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目标为年均增长速度约为5%,到2025年,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8-20万亿元。“十四五”期间石化各子行业发展速度将有所分化,石化、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节能环保等子行业的规模将迅速扩大。

对于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大中型石化企业而言,绿色低碳化转型,是其需要应对的首要战略任务。企业未来须创新低碳新技术和工艺,加快业务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升级,消减高耗能的低端产能,加速实现“资源、能源、环境和安全”战略发展目标。

石化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资本、资金、技术实力不足的企业,难以在产业内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在“双碳”战略情景下,随着国家对碳减排政策要求的愈加严格,生产规模较小及工艺落后的石化企业未来将会退出市场竞争。但“双碳”战略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利好于优质石化龙头企业。

未来,石化产业发展将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拥有技术、成本和资源等竞争优势的大型石化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二、再思考怎样创新商业模式

“双碳”战略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国家产业战略资源配置的基本逻辑。大中型企业需承接国家战略,开展更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大中型石化企业应站在国家、产业的层面,响应“双碳”战略要求,转变传统的低效污染发展模式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幅提升绿色低碳产能的产业价值和盈利水平,实现协调、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谋求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由现有高碳型商业模式向“碳中和”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大中型石化企业需通过挖掘“双碳”战略的内在逻辑,整合关键资源能力要素,创新商业模式,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实现企业整体运营层面的“碳中和”。

二是要逐步减少业务价值链上游油气勘探、中游炼化、下游产品销售各业务链环节的碳排放。上游油气碳排放强度下降5%-10%,中游炼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30%,下游化工品加工碳排放强度下降10-15%。

三是要以业务和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结合上游油气资源优势和国内外新型化工、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下游产业的需求,培育低碳产品链,以形成上下游一体化、资源合理配置、技术先进、高效益、“碳中和”的业务和产品结构。

四是要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及全新业务模式在内的整条价值链出发,对全过程提出绿色低碳节能要求,调整工艺与产品组合,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开发低碳化学品生产工艺。

三、再思考怎样开展业务转型

双碳”战略情景下,大中型石化企业的战略定位、业务组合等战略核心要素将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化,将转移到市场增长潜力较高的低碳业务区域。企业未来需遵循大型化、一体化、集约化、循环发展模式,以业务结构调整为主线,开展分层次的中长期业务转型,培育形成低碳化、资源合理配置、技术先进、高效益、“碳中和”的业务和产品结构。

业务转型第一层面,要保持企业的核心业务,涵盖传统化工、新型煤化工。维持适度产能规模的现有业务,是大中型石化企业获得稳定增长的前提和保证。企业需在传统石化业务配比布局中,纳入碳中和约束条件。通过评估企业碳减排的潜力和成本,将碳轨迹的可知、可视、交易、核算、考核等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业务低碳精细化管理。

业务转型第二层面,要培育未来增长型创新业务,以低碳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专用化和高附加值为战略发展目标,发展农药、染料、涂料、橡胶助剂、塑料助剂、医药化工中间体、可降解化学材料等低碳化精细化工,发展高附加值、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精细化工产品。

业务转型第三层面,要拓展远期具备战略意义的拓展业务,大中型石化企业未来远期的发展方向应向综合化工产业运营商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向绿色低碳石化产业园投资、运营、精细化工、节能环保等产业多元化领域发展。

四、再思考怎样落实战略举措

1. 全面推进低碳产业转移发展

大中型石化企业应通过完善构建产供储销体系,完善油气供应链,将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并加速向低碳产业方向转移。

2. 全面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

大中型石化企业应扩大生产用能清洁替代规模,发展节能环保、CCUS等新业务,加强绿色生态产业链技术攻关和在氢能、地热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一批战略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产业化技术。

3. 全面推进业务规模化发展

大中型石化企业应向油化结合的方向迈进,以炼化一体化深度融合为主,建设大型炼化一体化产业基地将是低碳化发展主要发展模式。在炼化一体化中尽可能的多产化工品、降低成品油的比例。

4. 全面提高生产和工艺效率

大中型石化企业应加快开发零碳化学品生产工艺,逐步减少整个业务链中的碳排放强度。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监控,每个工厂的碳数据都会在系统中显示,所有数据都可以进行预测和分析。

5. 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是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覆盖的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大中型石化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决策考核机制、构建系统科学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完整高效的低碳监测核查智能系统。

6. 引入碳资产管理

碳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是,构建企业碳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基础,实现碳排放的精准计量和核算,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大中型石化企业应量化评估自身碳减排的潜力和成本,充分了解企业碳资产管理的现状。通过分析企业碳排放的业务结构、品种、数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计算分析碳排放成本与效益,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全过程监控。

 

作者: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张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