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管理咨询机构
中国特色管理智慧产业集成商

InChinese InEnglish

管理论文

对于极具中国特色的国企董事长、总经理的任职配置问题,没有模式可以照搬照套,惟有从中国特色和企业实际出发,进行务实而有效的探索
 
如何配置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一个既“特”又“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治理机制仍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背景之下。“特”就特在董事长、总经理的任职配置在中国受到“法定代表人”和“党委书记”这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角色配置的“交互影响”;“难”就难在如何从这上述两个中国元素入手,既切合企业实际、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设计好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任职配置。
这里,不妨先来考察一下国际上的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如何任职配置的。
据文献资料,董事长、总经理两职的分离和合一始终是人们研究关注的焦点,但时至今日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日本企业董事会几乎全部由支薪经理即内部人组成,美国90%的大公司董事长兼任CEO,上市公司中80%的董事长与CEO一人兼任,英国1/3的大公司董事长与CEO合一,而德国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则是分设的,《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也建议:“良好实践要求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分设。”可见,世界各国对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任职配置,很难有既定的理想框架赖以借鉴。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对于极具中国特色的国企董事长、总经理的任职配置问题,没有模式可以照搬照套,惟有从中国特色和企业实际出发,进行务实而有效的探索。
那么,如何探索呢?基于2004年《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进入党委会,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的文件精神,又基于实践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独特地位及其客观依附于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法定现状,笔者认为,探索中国国企董事长、总经理的任职配置,实质上就是探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和法定代表人的任职配置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不久前主持完成的国务院国资委重点课题《中央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任职配置问题研究》,将国企董事长、总经理的任职配置概况为八大模式。其中,4种现实中已有,另4种有待进一步实践,它们是:
模式1:内部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模式2:内部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总经理;
模式3:内部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党委书记;
模式4:外部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
模式5:外部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模式6:外部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模式7:职业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
模式8:职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总经理。
必须说明的是,此所展示的8种配置模式,其优劣难以简单比较,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事实上,无论哪种配置,只要它能有利于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有利于推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就是最好的、最适合的模式。况且,透过对13家董事会试点央企的调研,课题组还获得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随着董事会试点的推广,不仅诸多企业不可能“众足一码”,只用现实存在的几种模式;而且一个企业也不可能“一棵树吊死”,自始至终只用一种模式。
那么,企业如何设计选择适逢其时的配置模式,或者如何把握变换配置模式的最佳时机呢?笔者研究认为,企业未来应重点关注、分析和探讨影响董事长、总经理任职配置的若干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发展所处阶段、公司规模大小、公司管控模式、业务多元化程度、外部董事的独立性、董事的选择、内部董事的配置、总经理的董事和党员身份以及董事长的党员身份等。